第136章 大战一触即发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秦昭襄王嬴稷、武安君白起、丞相范雎,这三个在秦国左右政局、呼风唤雨的人物,在大殿之上进行着激烈的争论,其焦点就是当前的上党问题。

早在平原君赵胜抵达上党城门外时,秦国强大的情报组织就将韩国冯亭投降赵国的消息报知了秦王。秦王闻讯后,心中大惊。上党可是秦国打击赵国,获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,得与不得关系巨大。赵国并不是易与之辈,秦军要寻求与之决战就必须要掌握一切有利因素。如今赵国得了上党,很明显增加了秦国攻打它的难度。

事态如此严重而紧急,秦昭襄王只好将朝中大臣都召进宫来,一起商量对策。

左庶长王龁作战骁勇,性格也是比较暴躁,见大家都在沉思无人发言,于是首先说道:“依末将看来,商量完全没有什么必要。反正秦军最终都要和赵军一战,现在不去攻打它,等到将来它站稳了脚跟,秦军就处于被动了。眼下秦军攻击的关键就是上党,只要攻克了这个地方,赵军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。现在赵军率先出了手,秦军正好名正言顺地收拾赵军,不叫别人小瞧了大秦的将士。”(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)

秦昭襄王何尝不知道此刻秦军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?上党一战不可避免,但是上党对于赵国,对于秦国,对于三晋之地甚至对于整个中原,都十分重要。因此此一战只许胜不许败。为策万全,秦军一定要挑选合适的将领,用最有效的战略战术。

王龁与范雎交好,加上很有将才,很得范雎器重。范雎见王龁平时一言不发,这时却主动进言,看来他想获取这个天大的功劳。而范雎和白起之间却没什么交往,范雎甚至将其视为最大的政敌,所以与其让白起去领功,不如顺水推舟举荐王龁。如此一来,王龁便能够从心里感激他,同时也可以打击白起。

于是,范雎发言道:“王龁之骁勇,在秦军中可是众所周知,即使是其他国家,闻王龁之名也如雷贯耳。依臣看,王龁是这次出征攻打上党的最佳人选,大王大可以派遣他去。”

听完范雎此言,武安君白起顿时面色一沉,范雎让王龁主军,明显是要架空自己,让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施展。秦军胜利了也就罢了,顶多自己没有半分功劳;但若是败了,可就是关乎秦国千秋万世的宏大基业的事情,那时候再回头为时晚矣。

秦昭襄王也是心存顾虑,见白起面色不善,便出言缓和道:“王龁资历尚浅,将来还有更多让他大展拳脚的地方。依寡人看,武安君白起出马,才能够万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棺越:开局便是冒牌货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大明:十岁科举状元,朝廷震惊 朕,剩者为王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火中重生:烈焰之魂! 明末:乱世崛起 三国:坑爹系统,我偏助刘不助曹 皇天无极经 都穿越了,谁还惯着你,造反! 抗战: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大明,世界第一强国 回到大汉打天下 孟获,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